网络热梗

聊诚评丨治理校园热梗宜疏不宜堵

近日,新华社《烂梗“侵”校园,如何管?》一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2025年教育部抽样调查显示,全国小学生口头禅高频词TOP10中,网络热词占比高达78%。这些中小学生脱口而出的网络热梗,不少含有低俗、歧视甚至暴力内容。当“烂梗”在校园蔓延,不仅污染语言环境,还对

校园 热梗 网络热梗 聊城日报 校园热梗 2025-11-14 10:29  1

孩子们满嘴“包的”“666”该怎么办

近年来,“包的”“666”等网络热梗在小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,成为了他们的新宠。这些简短、有趣的词汇,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倍感亲切。然而,这种现象却引发了家长和教育者的担忧。江西一位小学教师就发现了这一问题,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更丰富、更具美感的词汇来替代这

教育者 小学生 词汇 文化素养 网络热梗 2025-10-28 22:47  3

网络热梗大流行,文化失语症正在中国蔓延

前段时间央视新闻报道了一个非常魔幻的现象,现在的学生满口都是网络热梗,他们赞美一个事物只会说YYDS,表达情绪低落只会说emo,表达夸赞只会说绝绝子,还有什么破防了、绷不住、包的包的、唐完了、闹麻了这些梗词,也在学生群体中广为流行,他们的话语千篇一律,成语是不

网络 流行 热梗 网络热梗 失语症 2025-10-24 11:48  1

“热梗”频出的时代,该如何守护语言美?

10月21日,一则语文老师课堂引导学生的视频引发广泛共鸣,并被央视新闻转发。面对学生口中流行的“包的”网络热梗,这位老师没有简单斥责,而是耐心解释其意,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“我很有信心”“我势在必得”等更丰富、更具美感的词语来替代。这短短一分钟的课堂片段,如同

语言 张茜 热梗 网络热梗 唐诗宋词 2025-10-23 18:31  2

从“秋雅在吗”看国防自信:网络热梗里藏着的国民心态转变

最近,一句“秋雅在吗”意外和国际军演话题产生关联,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。这个源自电影《夏洛特烦恼》的经典梗,本是网友用来调侃剧情的趣味表达,却因中国海军侦察船在国际海域的合法行动,被赋予了新的传播意义——评论区里“吃瓜头目实锤”“这波气场赢了”的玩梗互动,看似是

国民 自信 国防 热梗 网络热梗 2025-10-02 21:22  3

是“贴近观众”还是“投机创作”?

网络热梗常常带有一定的幽默感,如“小发雷霆”等说法对成语加以改造,保留原意的同时增添几许俏皮可爱。同时,网络热梗往往有着很高的概括性,常能以短短几个字或几个字母令人想到某个画面、某种情景,在提高语言表达信息密度的同时,传递某种微妙但不失精准的意味。网络热梗得以

创作 戏剧 网络热梗 投机 速朽 2025-09-26 15:45  3

这碗“丝瓜汤”,你喝了吗

最近,“丝瓜汤”这道寻常家常菜,成了网络热梗。这源于社交媒体上,一个博主分饰多角的一段表演。视频里,母亲不顾儿子多次明确拒绝喝丝瓜汤的意愿,一个劲儿地执拗劝说,甚至直接判定他“肝火太旺”,进而强调更需要喝丝瓜汤来“降火气”。

沟通 网络热梗 肝火 魏巍 丝瓜汤 2025-09-16 07:31  7

河声丨不能任由网络烂梗泛滥

近日,重庆一名初中班主任在社交平台发布“抵制网络烂梗进校园”的视频,引发广泛关注。 视频中,该班主任发现班上学生使用“唐人”一词嘲笑同学,经查阅后得知该词已演变为影射“唐氏综合征”的侮辱性网络烂梗,随即在班内严肃批评并教育学生。

网络 唐人 网络语言 网络热梗 烂梗 2025-09-10 17:23  6

“喝点丝瓜汤降火吧!”网络热梗爆红,丝瓜汤真的能去火吗?

“你这么凶是肝火太旺了,喝点丝瓜汤降火吧”近日,“丝瓜汤”这个梗爆红网络,这句话源自一段搞笑视频,博主剧中人物用“喝丝瓜汤”来应对各种情绪波动,暗示其有降火气的神奇效果。那么,丝瓜汤真的能够降火气吗?怎么喝才最健康?丝瓜真能降火吗?……(世界食品网-www.s

网络热梗 降火 去火 丝瓜汤 丝瓜汤降火 2025-09-09 10:37  5